校際香港歷史文化專題研習比賽
為全港中學年度校際比賽盛事,各校組成隊伍參賽,根據大會設定的研究範圍開展專題考察和研究,並於學期末提交完成報告。
這個比賽,以香港史研究內容為題,由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於1989年首先創辦,至2002年起與香港歷史博物館合辦。由於比賽採用專題研習的模式,能鍛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。
宗旨:
為鼓勵青少年主動及親身參與本地歷史文化考察,由教師帶動學生走出課室,進行實地考察、訪問及調查等研究活動,讓同學體驗第一手資料的搜集過程,透過全港校際比賽的形式,鼓勵中學生親身及主動參與香港歷史文化的考察。
評審:
邀請本港多位著名歷史學者義務參與,近年評審成員包括丁新豹博士、丘逸博士、伍學齡先生、梁操雅博士、黃浩潮先生、趙雨樂教授、劉智鵬博士、鄭德華教授、蕭國健教授
組別:初級組及高級組
比賽:每年12月接受參賽隊伍報名,提交計劃書,翌年5月收集各隊完整報告
獎項:
歷屆比賽研究主題
比賽年度 : 研究主題
2022-2023 : 百年香港歷史中的「鄉」情「港」味
2021-2022 : 戰爭與和平──探尋一九四九年前的香港故事
2020-2021 : 宗教信仰與香港歷史發展
2019-2020 : 集體記憶──香港戰後的流行文化
2018-2019 : 香港民生行業變!變!變!
2017-2018 : 區區不一 ── 市鎮與地區發展的歷史偵察
2016-2017 : 學教傳承 ── 學校與香港社會發展
2015-2016 : 碰撞與兼容:香港中西文化薈萃
2014-2015 : 香港工業話當年
2013-2014 : 凝聚與承傳 : 香港的氏族、宗族、家族
2012-2013 : 社區‧歷史‧大追尋
2011-2012 : 香港城市空間的歷史印記
2009-2010 : 榮辱與共 — 香港與內地近百年歷史發展
2008-2009 : 危難與生機──香港天災的回顧
2007-2008 : 尋找歷史印記──二十世紀的香港
2006-2007 : 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:香港的民俗民生
2005-2006 : 香江情深──社會組織與香港的發展
2004-2005 : 二十世紀香港的消閒與娛樂
2003-2004 : 二十世紀的變遷︰香港人物記事
2002-2003 : 移民與香港的歷史發展1841-1979
歷屆比賽詳情
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基石,為社會培育人才,創造繁榮與進步。香港的教育發展源遠流長,由早期的傳統中式教育,到開埠後由華人及宗教團體籌辦而建立的學校,並遂漸受西式教育的影響,而政府亦逐步承擔教育策劃者的角色。戰後政府以普及化作為教育發展方向,推行九年免費教育,提升市民的教育水平,以配合社會及經濟的發展需要。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2019年新冠肺炎疫症的爆發,學校教學模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經常作出調整。事實上,香港教育在不同時期皆出現不少的改變,希望同學設定相關研習題目,探究香港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關係。
情是故鄉濃。香港是一個人口流動頻繁的地方,百多年來從中國內地移居到港人口是不計其數,他們來自全國各地,大多數人其後以 香港為家並在這裡安身立命。在本地打拼謀生的一代又一代人......